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口碑真相:百年名校的“红与黑”
在江苏教育版图上,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徐高师”)以119年办学历史、红色基因传承和师范教育底蕴著称。然而,社交媒体上“千万别来”的吐槽与官方宣传的“省级文明单位”形成鲜明反差。本文通过学生评价、就业数据、校园硬件、师资力量四大维度,结合校友案例与官方荣誉,还原这所百年学府的真实口碑。
一、学生评价:争议中的两极分化
负面反馈集中领域
课程管理:2023年小红书用户反馈“承诺周六日补课放假却改为网课”“开学早放假晚”,反映教学计划调整频繁。
教材采购:学生反映“A系专业被强制购买B系教材”,单本价格近百元且利用率低。
校园消费:校内小卖部物价高于校外,矿泉水以外商品溢价0.5-1元。
正面评价聚焦点
师资力量:学生认可“教授、副教授占比40%”“特级教师3人”的师资配置,部分教师被赞“学术严谨”。
升学就业:2024年毕业生“专转本”升学率65%,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就业率超98%。
校园环境:学生称“主教学楼、逸夫楼等建筑古朴”“塑胶跑道、乒乓球室等设施齐全”。
二、就业数据:硬核实力的底气
升学通道
2024年,25名学生通过“专转本”进入南京第二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公办本科。
3名学生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研究生,实现专科起点逆袭。
就业质量
毕业生主要流向徐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部分进入教育行政部门。
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平均起薪4500元/月。
校友成就
知名校友包括国画巨匠李可染、《新华字典》之父魏建功等。
近五年,200余人次教师获国家、省市级教学竞赛奖项。
三、校园硬件:百年老校的升级之路
基础设施
占地15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拥有65个教学班。
藏书20余万册,报刊600余种,满足师生阅读需求。
生活配套
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配备独立卫生间、空调。
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支持校园卡支付。
教学设备
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设施齐全。
标准化田径场、功能齐全的体育馆满足体育教学需求。
四、师资力量:学术与情怀的交融
教师构成
教职工1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人,讲师77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0%,拥有3位特级教师、4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
教学成果
近五年,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00余篇,立项国家级、省市课题百余项。
2024年,12名教师在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
学生评价
学生称“部分教师上课生动有趣”“会主动提供升学指导”。
但也有反馈“个别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五、争议与反思:百年名校的破局之路
管理问题
学生反映“学生会存在官僚作风”“部分规定缺乏人性化”。
2023年,学校回应称将“优化学生组织架构,简化审批流程”。
硬件短板
校内无合格超市,仅有一个小卖部,学生称“物价偏高”。
2024年,学校计划引入连锁超市品牌,改善消费环境。
升学压力
部分学生反映“文化课与专业课双重压力”“备考专转本需兼顾实习”。
学校回应“将增设辅导班,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
总结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有争议的百年名校:红色基因与学术底蕴为其镀金,但管理细节与硬件短板仍需打磨。对于追求升学与就业的学生,其“专转本”升学率65%、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的硬核数据,足以证明“师范名校”的含金量;而吐槽“教材贵”“消费高”的声音,也折射出老牌院校转型期的阵痛。选择徐高师,需理性权衡其历史积淀与现实挑战,毕竟,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适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