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苏州市盲聋学校,筹建于1929年,正式成立于1931年,是一所专为盲、聋学生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学校于2010年迎来了异地新建的历史机遇,迁址至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坐落于木渎古镇旁,天平山脚下,寿桃湖畔,渔洋街北侧,柴之园内。这一新址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设施先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园环境
新校址占地面积达21604.9平方米(约32.4亩),建筑面积为17190.73平方米,绿化面积6587.9平方米,是一所集古典与现代之美、特殊教育与通用教育于一体的“园林式学校”。校内设施完善,包括学前康复楼、教学实验楼、综合楼、报告厅、艺体馆、宿舍楼、餐厅、职训楼、200米运动场及地下车库等,校园内还点缀着连廊、假山、旱船、水池及一麐亭等景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
教育体系与师资力量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悉心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苏州市盲聋学校逐步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再到职业教育(自办高中段及联办高职段)的完整教育体系。目前,学校设有盲聋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203名,在职教工56名。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学位者8人(研究生学历4人),市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9人,获得省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者11人,获省级及以上行政部门表彰者3人,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办学理念与成果
学校秉承“文化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为每个特殊孩子开启多彩人生”的办学理念,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学校积极尝试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尊重学生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策略;建设“互联网+”智慧校园,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在线学习教学范式;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开展前瞻性教科研,扎实推进以教科研促发展规划。
多年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的四项教学改革成果荣获国家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特等奖及市级特等奖等殊荣。学生不仅在校园内茁壮成长,在校外舞台上亦大放异彩,涌现出多位考入普通高校的杰出校友,如刘存、童曦煜、陈曦萌等,以及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出版专著的优秀作家陆书豪、优秀青年诗人陈慧娇等。
荣誉与认证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两届)、首届全国“百优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苏州市第十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集体、江苏省平安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文明校园、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集体、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此外,学校还被确立为“中挪(SIGAM)双语实验学校”、“中德合作促进基础项目示范学校”、“中日画信交流项目”成员单位及“江苏省书法绘画考级培训基地”、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音协民族器乐学会教学示范基地等,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国际视野与文化底蕴。
苏州市盲聋学校,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下一篇: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