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区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 6 月 1 日—4 日,截止时间为 6 月 4 日 24:00。超过该时间任何人无法填报或修改志愿。请考生及家长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网上志愿填报。
查看详情考生与家长可通过刊登的学校联系电话、网站、QQ 等直接向招生学校咨询。考生和家长在招生考试方面有疑问时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咨询:。到苏州市教育考试院咨询。电话:68285259,地址:劳动路 359 号。
查看详情信中勉励所有学子,不管你们怎样选择,只要一直保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无论读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都将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信中勉励所有学子,不管你们怎样选择,只要一直保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无论读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都将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查看详情高中段学校招生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4日、15日、16日三天,考试科目详见《关于公布连云港市2021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的通知》(连教基﹝2021﹞2号),其中6月16日下午为2019级(八年级考生)地理和生物学科考试。
查看详情其他四星级普通高中指标生分配计划由所在县区教育部门确定,并报市教育局备案。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苏教国际北美名校班”、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中澳VCE课程班”、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日语班”等招生方案、课程实施、收费项目和标准等须报省教育厅备案。
查看详情lygzsks对部分中考报名点学校所属县区、户籍所在县区不一致的考生,由考生自行确定户籍所在县区或中考报名点所在县区其中之一为志愿填报范围,考生在规定时间未进行选择的,系统将默认志愿填报范围为报名点学校所属县区;
查看详情6月17日—20日为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统一时间,已报名考试并确认的考生可先填写《志愿草表》,并凭准考证上的信息上网自主填报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6月20日17:00,填报时间截止后,系统将自动关闭,任何人不得更改,所有志愿以网上填报为准。
查看详情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1〕1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21〕1号)精神,进一步促进与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区域间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策应高考改革,加强优秀人才培养,结合我市实际,2021年中考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
查看详情国家实行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免收学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参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确定,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继续向学生收取。国家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
查看详情1.现代职教体系“33”项目必须经过省教育厅批准。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都不得擅自举办“33”,更不得承诺直升或对接大专院校。国家对幼师(含学前教育等)、农村医药、护理等专业有严格的限制,未经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批准,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不得举办以上相关专业。
查看详情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职教系列录取原则上在规定时间,按照学生的志愿,在学校确定的各专业分数线内,由学校自主招生。在市区普通高中网上市场招生结束后开始录取。今年市区综合高中由扬州弘扬中专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2所学校举办,计划招收550名。
查看详情填报职教系列的考生分两条线填报志愿,即填报师范、五年制高职、省属中专校和职业院校(含综合高中、“3 3”、对口单招班)4个专业,或填报师范、五年制高职、省属中专校和技工院校4个专业,职业院校志愿与技工院校志愿互不兼报。
查看详情目前有一技之长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需求量非常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全市职业学校订单培养专业超过50%,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近年来,随着大批外资、合资及国内一些重大企业落户扬州,以及一批扬州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毕业生选择了留在扬州本地就业,中职毕业生在扬就业率达到85%以上。
查看详情4.“职教对口单招”学制3年,毕业时参加普通高校面向职业学校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可升入省内本、专科院校深造。也可选择学习中职课程,注册中职学籍,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和职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
查看详情今年升入初一年级的学生3年后中考时,全市各招生区域要将热点高中招生计划(包括原有计划、扩招计划)的70%均衡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宝应中学、高邮中学、仪征中学、江都中学、邗江中学“老七所”普通高中指标生(包括原有计划、扩招计划)录取控制在该校统一招生线(非指标生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其他热点高中指标生录取时在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
查看详情家庭困难的学生可凭民政部门核发的《扬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扬州市区特困职工特困证》等证明材料,并提出书面申请于7月2日到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办理入学报到注册。今年,继续由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举办市直初中宏志班。
查看详情全市范围内,各地持有本地居住证的随迁子女要求在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100%安排公办学位,与本地学生一样参加中考升学。户籍在市直公办初中施教区范围内但在外地就读并要求回市直公办初中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持户口簿、房产证、小学生全国学籍卡打印件等材料(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于6月12—13日到市区中招办进行信息登记。
查看详情对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台商子女,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安排就读。以上优抚对象、高层次人才子女由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市直学校的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落实相应优待政策。
查看详情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施教区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各地应依法对特殊儿童少年开展教育评估认定,对《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的对象,科学安置应达100%。
查看详情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均衡分班,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和实验班等,不得以分层走班等形式变相分快慢班。各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生源均衡分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新生分班原则和方案,邀请各方人员共同见证和监督阳光分班,当场公布结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