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条件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资讯 > 招生条件

沛县中等专业学校收费与奖助全解析:透明政策护航求学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4-09 浏览量:

沛县中等专业学校收费与奖助全解析:透明政策护航求学路

    在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的当下,学费负担与奖助政策成为学生与家长择校的核心考量。沛县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普惠教育”为宗旨,构建了“免学费为主、低收费为辅、奖助学金全覆盖”的资助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零负担”入学、“全方位”成长。本文将从收费标准、助学政策、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四大维度,深度解析这所学校的资助政策,助您全面了解求学成本与支持力度。

一、收费标准:透明公开,普惠利民

  1. 学费政策

    • 中职阶段

      • 全日制中专学生三年免学费,由国家财政全额补贴。

      • 涉农专业学生连续两年免收学费,并额外享受1500元/年助学金

    • 高职阶段

      • 前三年与中职同享免学费政策,后两年按国家公办大专标准收费(约5300元/年),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 其他费用

    • 代办费:书籍费300元/学期(多退少补)、实习材料费150元/年(按专业调整)。

    • 住宿费:200元/年(四人间,含水电费)。

    • 校服与杂费:桌凳、校服费288元(三年一次性收取)。

  3. 特别提示

    • 所有收费项目均经物价部门核准,学校官方网站及招生简章同步公示,杜绝任何隐形收费。

沛县中等专业学校收费与奖助全解析:透明政策护航求学路
二、助学政策:精准帮扶,一个不落

  1. 国家助学金

    • 覆盖范围:一、二年级非涉农专业学生中12%的比例可申请。

    • 资助标准:1000元/学期(2000元/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至学生账户。

  2. 老促会助学计划

    • 资助对象: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资助标准:3000元/年,每年资助100名学生,连续资助至毕业。

  3. 特困生专项补助

    • 申请条件:孤儿、低保家庭、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

    • 补助标准:1000-3000元/年,根据困难程度分级发放。

三、奖学金制度:以学促优,榜样引领

  1. 国家奖学金

    • 评选对象:二年级及以上全日制中专学生。

    • 评选条件

      • 学习成绩排名前5%(专业人数不足20人则不参与评选)。

      • 或排名前30%且在道德风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

    • 奖励标准:6000元/年,颁发国家统一证书并记入学籍档案。

  2. 校内奖学金

    • 设置等级: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600元)、三等奖(300元)。

    • 评选标准:综合学业成绩、技能竞赛获奖、社会实践表现等。

  3. 技能竞赛奖励

    • 省级以上获奖:一等奖8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2000元。

    • 市级获奖: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

四、勤工助学:自立自强,锻炼能力

  1. 岗位设置

    • 图书馆管理员、实验室助理、校园保洁员等,岗位数超200个。

    • 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如徐工集团、京东物流等,提供带薪实习机会。

  2. 资助标准

    •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月薪600-1200元,按小时计酬。

    • 企业实习岗位月薪1600-3000元,实习期满可转正。

  3. 申请流程

    • 学生提交申请→系部审核→学校资助中心公示→岗前培训→上岗。

五、升学与就业支持:全程护航,前景无忧

  1. 升学资助

    • 对口单招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0-10000元。

    • 考入“双一流”高校的学生,额外奖励5000元。

  2. 就业帮扶

    • 合作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

    • 毕业生起薪4000-8000元/月,数控、电子等专业毕业生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

总结

沛县中等专业学校以“零学费入学、全覆盖资助、多维度激励”为政策核心,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的承诺。在这里,学生既能享受国家财政的普惠支持,又能通过技能竞赛、勤工助学实现“自我造血”,更能凭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保障,开启人生新篇章。选择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就是选择一条“经济无忧、成长无忧、未来无忧”的成才之路!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江苏中考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江苏中考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市)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
  • 我已同意并阅读《隐私保障》

地区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