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仅是计算机科学学科应用技术中的一个分支(根据美国教授内尔·黛尔,约翰·路易斯所著的《计算机科学概论》和美国教授贝赫鲁兹·佛罗赞所著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观点),但人工智能又与其它学科有很深的融合,如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人工智能其实是一门“集人类智慧为一身”的交叉学科。
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一门新技术,而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诞生而诞生,其发展依赖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升级换代。今天人工智能之所以热,是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使得人工智能已接近人类的智慧,某些技术应用似乎已远超人的智能,其不仅是下棋能打败人类顶级高手,并且实际应用随处可见,已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方式不断向智慧化迈进;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从战略的高度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推动。人工智能在本科、高职、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持续升温”之际,与普通高中相比离市场、产业最近的中职,尽管不乏个别中职学校率先垂范,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或方向,可绝大多数中职则始终保持“观望”的态度,并没有“热起来”。原因是什么?是人工智能没有中职的就业岗位,还是人工智能只适合学科教学抑或其它因素?这一切需要我们职教人去深思。但个别中职似乎在走另一个极端,在还不具备师资、课程、实验设备等必备条件,对人工智能技术岗位仍缺少充分了解、调查的情况下,就“下定决心”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是否科学和理性?值得商榷。
在中职,不论是只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还是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有两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一是学科与专业,二是专业是否真能与岗位对接。
01、学科教学与专业教学
我们知道,在中国大陆从小学到初中教育,都是分科教学,也就是专家所说的学科体系。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面临第一次分流:学科成绩总分达标的,读普通高中,继续延续学科体系学习;学科成绩总分不达标的学生则被分流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专业学习,这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再继续选择就业或继续升职业专科(据说未来有10%的中职学生有机会读职业本科)。尽管分流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还未成年,显然,他们并不比入读普通高中的同学心智成熟,但他们与入读普通高中的同学相比,则需提前三年面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的预选。
如果说普通高中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那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则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只要是谈到专业建设,我们就不能忘记2012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上查询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s6236/s6811/201209/t20120903_141507.html)
02、重温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
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核心论点是: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这五个对接中,有四个对接是直接与职业、工作岗位正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自然与企事业单位、行业联结,所以,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把中职教育定义为跨界教育。今天,热衷对职业教育评头论足者如恒河沙数,可愿意花时间静下心来研读职业教育专著、思考职业教育、走进职业教育一线,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一线的专家则寥若晨星。
由于专业需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因此,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不能像普通高中学生那样,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拿高分”,而是需要时时关注产业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与时俱进是基本的素质。这也要求中职信息技术类专业带头人,需具备“跨界”的眼光和思维,对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敏感性。无数案例证明,信息技术类专业带头人只要对信息技术产业反应迟钝,自己学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就有可能面临“关停并转”的危险。
03、信息技术产业的四次“热潮”
然而,问题是与其它产业相比,信息技术产业的“热”比其它任何产业都多,而且频率也高。如八十年代末出现计算机热(第一次“热潮”),本科率先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着高职、高专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紧跟着中职也不失时机的起了个直观、通俗的的名字“电脑班”。尽管当年中职的专业名称并不规范,但吸引了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分流到中职的学生报读“电脑班”,这个时期,也是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高光时期”,普及计算机应用,中职信息技术专业可谓功不可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热”(第二次“热潮”)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热的轨迹也类似:本科院校先开设网络工程专业,高职、高专紧随其后,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职“紧跟”的步伐开始减缓,几年后才跟进,专业名称和高职一样也叫计算机网络技术。不过,在中职信息技术大类专业中,报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人数仅次于报读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数,只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于是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中职学校意识到潜在的危机,选择了通过与高职“三二对接”的升学模式解决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学生竞赛,有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则尝试通过深度校企合作解决学生对口就业,不过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解决学生对口就业率低的问题,不是成功的机率低,就是难有可持续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步入寻常百姓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也慢慢消退,有部分没有“三二对接”的中职学校,由于不被公办高职院校“待见”,没有机会“弯道超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出现困难,这时物联网产业“热”(第三次“热潮”)出现了。
与计算机热和互联网热不同,物联网“热”还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热”等,“热”的温度并不比“计算机热”和“互联网热”低,热的轨迹和前两次的“热”亦类似:本科院校先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高职、高专紧随其后,开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与前两次“热”有别的是绝大多数中职,不再“紧跟”,而是出现观望状态,只有部分中职学校尝试吃这个物联网专业的“螃蟹”,而且尝试吃这个中职物联网专业“螃蟹”的中职学校已不限于计算机类专业,还有中职机电专业、电子专业,甚至是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也加入了“物联网热”这个行列。尝试开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学校,无论从学生人数和规模,已远远不如前面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而且从招生人数来说,率先“喝”物联网专业“头啖汤”的中职学校,开始出现“苦乐不均”,个别中职学校物联网专业虽然招生人数比较多,并非是因中职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高,薪资水平理想,而是打升学和竞赛的牌,还有部分中职学校首次开设物联网专业就面临招生困难,已不像第一次计算机热专业名称里只要有“电脑”二字,就不愁生源。
物联网热还在持续“升温”,伴随着物联网热的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热”也未出现丝毫减退的迹象,人工智能“热”(第四次“热潮”)来了,与前三次信息技术产业“热”显著不同的是:本科人工智能不仅以“专业”名称出现,还以“高大上”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招牌示人,高职同样如此,而且“浩大的声势”不亚于本科。不过信息技术产业的四次“热潮”并没有在中职掀起“热浪”,而是越过了有近1600万在校生的中职(数据来源于2018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吹拂到了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从人工智能教材编写和出版,可管窥人工智能“热点”的分布。我们在京东商城尝试搜索人工智能教材,有上百种之多,有小学、初中、高中、高职、本科,但鲜见中职人工智能教材。而在当当网上搜索,还发现有不少针对幼儿园的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教材种类同样也有上百种之多,亦同样找不到针对中职学生的人工智能教材。目前,在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在公共基础课《中职信息技术基础》(2021版)其中一个单元10页纸介绍了人工智能一些简单的常识。
另据2021年11月2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编写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技术与素养框架》所统计:2018年以来市面上陆续推出了上千种人工智能教材,已有千所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人工智能在中职遇冷。
04、人工智能“热”在中职为何遇冷?
尽管人工智能热在中职遇冷,但仍然有少部分的中职学校进行了“艰难探索”,尝试在中职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据冯敬益、谢晋明、陈嗣荣编著,2021年5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调查:中职目前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学校并不多。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896所,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中职学校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如2018年上海市商贸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方向),可算是全国中职学校第一间开设人工智能方向的中职学校,2019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不过,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设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不是面向岗位,而是面向升学,中高本“3+2+2”对接,走升学的道路。2020年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开设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2021年广州旅游商务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服务方向)。这个数据或许不完整,但由此可见,绝大数中职学校,显然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缺少热情,从人工智能专业在中职开设的数据证实,在中职“遇冷”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人工智能只是在中职遇冷?下面我们从冯敬益、谢晋明、陈嗣荣编著的《中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列出的中职人工智能人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专业技能需求表格(表1)中可发现一些端倪。
表1:中职人工智能人才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专业技能要求
从四个适合中职学生人工智能的岗位分析,前三个岗位对中职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程序开发水平要求并不低,程序开发、设计水平与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水平、能力可谓密切相关,而数学学科成绩不理想、文化课成绩不达标恰恰是中职学生的软肋。
我们再看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人工智能岗位:
表2:人工智能岗位
从表2的人工智能岗位的工作内容看,显然人工智能岗位不适合中职学生,也远远超出了中职学生的认知、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范围,人工智所包含的种种技术,如算法,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普通大学的本科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最重要一点是,高科技企业也不认为中职学生能胜任人工智能技术岗位。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显然是考虑到了教学对象,意识到了人工智能产业,没有适合中职学生的岗位,所以他们不是以中职人工职能岗位为目标设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是以升学为目的设计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之所以在中小学,尤其是普通高中受欢迎,原因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都是学科教学,在人工智能课程设计过程中无需对接岗位,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课程中亦无需考虑能否胜任人工智能这个工作岗位,老师在人工智能课程设计过程中可更多的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 。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多是从对接岗位的视角出发,基本上不会思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而至于不考虑学生的禀赋和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程开设只面向岗位而不考虑学生的真实接受能力,所培养的学生即不能满足真实岗位的需求,也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其实绝大多数学生也未必能真正掌握深层次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这也是造成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不是别无选择不愿意读中职学校的其中一个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大多数中职信息技术专业没有去“蹭”人工智能专业的“热点”,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所谓“市场需要什么岗位,职业学校就应该开设什么专业”,持有这种观点的专家或者是管理者可能并不清楚成功开发一个新专业(山寨专业例外),面对的不是某一门课程的某一科教材或某一教师,抑或某一间“气派”的实验室,而是更像解多元、多次的方程组,需要考虑多种未知因素,因此,多数中职学校的新专业开发都是在原有专业基础的升级或延伸。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技术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意味着适合中职学生的技术岗位越来越少,中职从“就业导向”走上了“被升学”之路,而升专、考本是否就是中职学生的理想之路?引用某位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中职生的玩笑话:读高职是换一间学校睡觉。
我们知道,大多数中职学生,面对初中数学已有一定困难,数学知识又是理解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人工智能基础就已涉及到高等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因此,不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中职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实是一个误区。
05、人工智能课程更适合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或在中职学校建设人工智能体验中心
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38%,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96%。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来说,如果人工智能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缺位,将直接影响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不仅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类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非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认识人工智能。
但人工智能技术可谓博大精深,否则伴随着计算机诞生的人工智能也不会有“三起三落”之说,因此,今天当务之急是中职学校与企业、出版社联合起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投入一定的资金开发适合中职学生的人工智能精品课程,而不是仅仅编写一本教材。
在开发中职人工智能精品课程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能否“学会”,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使学生“会学”,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存在。亦需避免象物联网、云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等课程,一窝蜂的搞竞赛,所投入的资金、设备只惠及少数参加竞赛的学生和老师,这种让“一部分人先出彩”的激励方式,多大程度起到“促教”、“促改”、“促学”,需要职教人反思。
由于中小学是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虽然今天已有上千所中小学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但每间学校都不太可能投入过多的资金建设供学生动手实践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同时维护人工智能实验室、保证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常运转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投入。而在中职学校建设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可集教学、体验、动手实践为一体,中职学校也有这个人力、物力维护人工智能体验中心正常运转,还可共享给区、县的中小学体验和实践,进一步则可拓展为企事业单位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作者: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何力
来源:作者投稿
声明: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江苏中考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以上学校相关内容均不代表江苏中考网意见。考生填报志愿请以省(市)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官方最新公布为准。